优质的服务流程
· quality of service processes ·
需求沟通倾听客户需求,了解用户使用环境和现场工况
方案设计根据现场实际工况,针对性出具解决方案
合同签订技术和商务规范确认,签订合作协议
产物制作选择最优质的元器件,严格按照技术协议
调试安装现场规范安装,静态动态调试,分析仪运行
售后服务后续维护,持续跟进,终身维修
山东济南市槐荫区太平河南路1567号均和云谷济南汇智港6号楼
8月31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上表示,坚决反对在环保督查中不分违法合法的“一刀切”行为!地方治污“一刀切”看似令行禁止、从严从快,实则暴露出权力的任性,即平常不作为,临事乱作为!
毋庸置疑,广大人民及中小公司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坚决拥护和支持国家的环保政策,对无良公司大肆污染环境赚取昧心钱的不耻做法也深恶痛绝!对国家取缔关停这类公司自然举双手赞成!!谁不喜欢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新鲜空气呢?!
但在基层的实际执法中,“一刀切”关停现象极为严重!有的甚至闹出笑话!就以废品回收行业为例吧,废品回收站做的是垃圾回收与分类工作,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行业属于环保的公益事业,但在郴州市527家回收站却要求在建成区一家不留!华阴市对没有废弃废水废渣产生的废品站取缔理由竟是没有办理土地手续……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国家已经看到了基层环保执法“一刀切”的弊端,并且发出如下严厉警告:
但基层这种“一刀切”式的环保执法,已对社会方方面面造成了伤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观点可能有以偏概全之处,但作者一腔热血可鉴日月!那就是希望我们祖国日益强盛!希望国家对基层环保执法“一刀切”高度重视,把环保事情办得真正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
附文:
环保一刀切的后果,正在持续发酵……
一、加剧中小私营公司的倒闭,削减经济活力。
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中小公司有4000万家,占公司总数的99%,贡献了中国60%的骋顿笔,50%的税收和80%的城镇就业。同样,在全世界,中小公司都是一国经济的主体力量,是最受重视的群体。在欧盟,共有2000多万家中小公司,占欧盟公司总数的99.8%。其中92.2%是雇员少于10人的微型公司。
2016年-2017年以来,在去产能、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包括化工行业公司在内的广大中小公司成为了去产能的对象,特别是在雾霾压顶的情况下,中小公司被一刀切式关停,在环保的尚方宝剑下,中小制造业成为牺牲品,加剧中小实体公司的倒闭。
而本轮由供给侧和环保风暴启动的公司倒闭潮,将从民营中小公司向大型国企蔓延,从出口制造部门向基础性、资源型产业部门传导,从生活性服务业向生产性服务业扩散。
倒闭一旦加速就会恶性循环:廉价抛售→资产价格下跌→实际利率上升→更多的廉价抛售→周转速度下降→净资产减少→更多破产→银行挤兑→信贷萎缩→银行抛售资产→信心越来越低迷→囤积现金。
二、加剧失业潮的到来,增加稳定风险。
一个文件、一个措施的出台,往往就是一个会议、几句话的功夫,但是以公权力出台的措施,到底会给多少个家庭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带来什么不可承受之重,都不在措施制定者的考察范围之内。国家的一段弯路,很可能就是很多家庭的灭顶之灾。
现在自主创业的小公司基本都是70、80后的人群,肩上担负一家老小叁代人的生计。土地流转了,厂子关停、倒闭了,不仅创业半途夭折,很多员工也会失去工作,失去饭碗。孩子读书、老人养老、医疗,都会成为很大的社会问题,一刀切运动式的环保风暴下的失业人群和老幼人群生计如何保障,是否在环保风暴的考虑之列?
就天津市为例各区数以千计的小微化工公司关停,又有多少人失业?又有哪一级政府、部门想过他们的生活怎么办?河北廊坊就曾有工人,因为环保整改、断电导致失业,情绪激动,拉条幅抗议。未来是否还会发生更多的极端事件,也未可知。
叁、往通胀之火上浇油,涨价成为新常态。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份制造业笔惭滨指数51.4,处于景气区间。两项指标大幅上升,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从50.4上升到57.9,出厂价格从49.1上升到52.7。上述指数显示原材料、产物价格都在大幅上升。
纺织、机电、包装等多个领域,价格出现持续上涨。请广大的外贸、制造公司务必注意,做好相关的备货工作。
去年的化工市场涨价潮并非是需求回暖所拉动,而更象是环保和去产能导致上游材料公司产能突然集中而引爆的涨价潮。这种爆发式的涨价很难传导给终端公司,使得位于中游的众多中小化工公司因资金链断裂、订单转移等原因而出现倒闭潮。
借去产能之机,行涨价之实,提升公司利润,降低金融风险,这是使本轮高负债高杠杆周期化险为夷的一条有效途径——去产能将有利于大公司与银行,去债务有利于大公司,大公司的债务出清,商业银行的风险降低。
留下中小公司倒闭后的尸骨和成千上万的下岗工人,还有正在长途奔袭的通胀大老虎,这就是供给侧改革和环保风暴后,最恶劣的后果。